探訪中國花生油第一品牌魯花:獨創(chuàng)5S壓榨工藝
發(fā)表時間:2018-10-29 15:19:30 瀏覽次數:881
[提要]13日,“新常態(tài)·新定位·新提升——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”采訪團成員來到位于萊陽市,實地探訪了世界最大的花生油生產企業(yè)、中國花生油第一品牌——魯花,并探究其發(fā)展“密碼”。
[提要]13日,“新常態(tài)·新定位·新提升——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”采訪團成員來到位于萊陽市,實地探訪了世界最大的花生油生產企業(yè)、中國花生油第一品牌——魯花,并探究其發(fā)展“密碼”。
齊魯網煙臺10月13日訊(記者 殷明姝)13日,“新常態(tài)·新定位·新提升第十一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”采訪團成員來到位于萊陽市,實地探訪了世界最大的花生油生產企業(yè)、中國花生油第一品牌魯花,并探究其發(fā)展“密碼”。
魯花集團起步于萊陽市姜疃鎮(zhèn)姜疃村,其前身是姜疃鎮(zhèn)物質站。上世紀70年代,還是萊陽市姜疃鎮(zhèn)物質站站長孫孟全提出“為人民服務”的理念。
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剛剛改革開放,老百姓要么吃小作坊生產的土榨油,要么吃浸出法生產的油。土榨油生產工藝簡陋,衛(wèi)生條件差,做菜時冒煙起沫,不能形成規(guī)?;a;浸出油經過高溫精煉,無色無味、營養(yǎng)受到破壞、而且有溶劑殘留、不利于人體健康。
“絕不讓消費者食用一滴不利于健康的油!”孫孟全發(fā)出了錚錚誓言。從1986年至1992年,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,以孫孟全為代表的魯花人歷經六年的千辛萬苦,獨創(chuàng)了5S純物理壓榨工藝。后經魯花人多年來不斷地改進、創(chuàng)新和提升,技術日臻成熟和完善,并于2013年榮獲了“國家科技進步獎”。
隨著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,魯花集團的經營理念也從“為人民服務”演變?yōu)?ldquo;產業(yè)報國惠利民生”再到“先愛天下利人為公以德取得”。這也成為了魯花的發(fā)展“密碼”。
5S壓榨工藝引領了中國食用油“二次革命”。該工藝具有明顯的五大優(yōu)勢:一、純物理壓榨技術代替化學浸出,避免了高溫精煉和化學溶劑對油品的污染;二、“生香、留香”技術,完全激發(fā)和保留了花生中的香味物質;三、“無水化脫磷”技術,去除有害物質,完全保留油品中的活性營養(yǎng);四、恒溫儲存、天然VE保鮮技術,確保食用油中的天然營養(yǎng)成分不變質;五、徹底去除油品中黃曲霉素技術。
其中,黃曲霉素去除技術,不但能徹底去除油品中的黃曲霉素,而且不改變花生油的營養(yǎng)、風味等品質特征。整個工藝過程不需要加入任何化學物質,也不產生廢水、廢氣及固體廢棄物的污染。這一技術填補了世界該項技術的國際空白,對保障食品安全和保護人類健康具有重大作用。
憑借此技術,魯花花生油開創(chuàng)了黃曲霉素“零時代”,引領了人們對花生油的新一輪消費熱潮,踐行了魯花創(chuàng)業(yè)初期就立下的“絕不讓消費者食用一滴不健康的油”的諾言。2013年,以徹底去除黃曲霉素為核心技術的魯花5s壓榨工藝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,刷新了中國食用油行業(yè)20多年來的“技術新高”。
魯花5S壓榨技術也廣泛應用于其他食用油領域,2007年,魯花“10萬噸濃香葵花仁油剝殼壓榨、無水脫磷新工藝”獲得了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,為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做出了新的貢獻。
1993年,當5S壓榨技術運用于花生油生產,魯花集團開創(chuàng)了中國食用油產業(yè)的新時代。
2012年,當5S壓榨技術應用于醬油生產,魯花自然鮮醬香醬油應運而生,魯花又開創(chuàng)了中國調味品產業(yè)的新時代。
醬油工藝起源于中國,卻在日本發(fā)展壯大。2002年,孫孟全到日本考察,發(fā)現(xiàn)日本醬油質量要高于中國醬油。當時他心想:“醬油是中國人老祖宗的發(fā)明,為什么我們中國人就不能做出更好的醬油呢?”他暗下決心,魯花一定要承擔起這個責任。
孫孟全回國后,原本只生產植物油的魯花集團開始了醬油的研發(fā)。為了培育出中國人所懷念和喜好的具有濃郁醬香味的菌種,魯花從日本引進了珍稀菌種,利用長達12年的時間,在生產中不斷研發(fā)、反復改良和實驗2012年,魯花培育的獨特醬香菌種終于達到了最佳狀態(tài)。當年,魯花集團就投資6億元創(chuàng)建魯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,生產高端自然鮮醬香醬油。與傳統(tǒng)的水淋法生產醬油不同,魯花自然鮮醬油選用珍稀菌種,并采用世界最先進的生物發(fā)酵技術和壓榨生產工藝,無需添加防腐劑,真正呈現(xiàn)了醬油的自然鮮香,使菜肴著色均勻,入味深厚。
魯花集團科技創(chuàng)新的腳步從未放慢,并且一直“超前”。為發(fā)展綠色農業(yè),有效保護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今年,魯花集團產業(yè)鏈進一步延伸,加大花生粕增值、加工新技術的研發(fā),成立了生物蛋白公司,利用生物技術對花生粕進行精深加工。
2011年開始,魯花集團拿出專項經費,聯(lián)合科研機構共同研究高產高含油花生良種,通過改良后的花生含油率達60%以上。培育出種子供農民種植,再以高于普通花生的價格收購。這樣一來,農民的經濟效益上去了,企業(yè)的經濟效益也上去了,并且對于中國花生產業(yè)的健康發(fā)展具有重大意義。目前,該項目已在新疆初步實施。
2015年伊始,魯花集團便做出令業(yè)內側目的舉措:新上市的玉米、大豆、菜籽三款調和油公布配方比,并鄭重承諾:今后魯花品牌旗下所有調和油產品將全面公開配方比。
公布調和油配方比是個什么概念?市場上銷售的食用調和油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油脂,按科學比例調配制成。一直以來,調和油市場體量巨大,但我國尚未出臺統(tǒng)一標準,使得調和油市場產品眾多,配方卻不公開、不透明,消費者無法了解到調和油的營養(yǎng)配比,只能通過廣告宣傳和自己的有限認知選購。舉例來說,市場上所謂的花生調和油,花生油占比大多不超過10%。但是卻冠以花生調和油的名字。
多年來,市場上這樣銷售,老百姓不明就里地購買,也沒出什么大問題。魯花集團為什么要公布配方比呢?對于這個問題,魯花集團總裁孫東偉的回答是:作為行業(yè)領軍品牌,魯花有責任和義務,砍掉一切可能的誠信“盲區(qū)”,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。
這只是魯花集團誠信為本,自覺接受社會監(jiān)督的一小部分。對于魯花集團來說,誠信不僅僅是發(fā)展的根本,更是企業(yè)的生命。早在2008年,魯花集團就參與了“百家食品企業(yè)踐行道德承諾”網上行活動,將誠信上升到道德高度。
企業(yè)是否誠信,老百姓的心里自有一桿秤。作為一家生產型企業(yè),秤有兩頭,一頭是消費者,一頭是原料供應者。對哪一頭的不誠信,都有可能會讓企業(yè)在短暫的利潤之后,走向最終的崩潰。
魯花集團的經營理念中有兩句話,“發(fā)展一個大同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”“追求一個大目標提高人類生命質量”。這個“大同盟”就是農民和消費者。魯花把農民的致富當成自己的責任,30多年來從未對農民打過一個白條,所有花生全部是當天收購當天兌現(xiàn)。
2004年秋天,花生獲得了大豐收,農民每天排著綿延十幾里的長隊,到魯花銷售花生米。即便面對這么好的收購形勢,魯花集團沒有根據商業(yè)社會供大于求壓低價格這一常理,對花生進行壓價。孫孟全說:“做人不能忘本,企業(yè)發(fā)展也要飲水思源。魯花的原料都是農民種的,沒有農民支持,魯花就不會有今天的發(fā)展局面。愛農民就是愛我們自己。”
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核心驅動力到底是什么?“利人為公”與企業(yè)“要效益”矛盾嗎?35年來,魯花集團以持續(xù)、快速攀升的市場份額,日益穩(wěn)固的行業(yè)“領軍”地位,給出了答案。